人格心理学

人格的形成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,因而发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论,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论、社会认知论、人本主义及生物学派等。
精神分析论
编辑
根据心理动力学,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人格可分成三个层次,即意识、前意识及潜意识,他并提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、自我与超我来解释以上三个层次。
社会认知论
编辑
社会认知论(Social Cognitive theory)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班杜拉,他指出人的行为不但受个人控制,亦受环境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,即“相互决定论”。他提出个人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影响他适应生活及克服障碍的能力,而根据社会学习理论,个人的观察学习能力亦对性格形成和发展有所影响。
人本主义观点
编辑
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认为,个人有五种天生的需求层次,而满足这些需求的行为就是从学习得来的。人格受先天、后天学习、遗传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。
生物学观点
编辑
生物学派(Biological)认为人格的特质会透过遗传影响子女,亦关乎脑袋的生理构造,并非只受个人经验影响。心理学家艾森克 认为人格可分为三大维度,即外向与内向、神经质倾向(Neuroricism)和精神症状倾向(Psychoticism)。
特质论
编辑
主条目:五大性格特质
人格特征(trait)可解作特定的人格元素,用以描述一个人的感觉、思考及表现方式。人格特征可从行为中推论出来,具有相当的统合性与持久性。从古至今,心理学家对于人格分类都有著不同的见解,而近期一些心理学家们就组织了一套广泛被使用的人格五大模型(“Big Five”model)。此模型列出了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,包括外向性(extraversion)、神经质(neuroticism)、和善性(agreeableness)、严谨自律性(conscientiousness),和开放性(openness to experience)。
人格五大模型
外向性
神经质
和善性
严谨自律性
开放性
和人格五大模型有关的特定特征
爱交朋友、亲切
焦虑、感情脆弱
信任、温厚的
自律、有组织的
丰富想象力、创意
这五大特征都会受遗传影响,也受不同文化影响从而提高个人适应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