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估值(上)250218 一、 公司简介和发展历程 小米集团 是一家以智能手机、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。2010年4月...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清瘦的红利小洲,(https://xueqiu.com/2099112062/327211315)
一、 公司简介和发展历程
小米集团是一家以智能手机、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。2010年4月在北京正式成立,2018年7月于港交所挂牌上市。全公司发展主要经历四阶段,分别为2010-2013年、2014-2018年、2019-2022年、2023年至今。
阶段一:业务起步期(2010-2013年),2010年4月公司在北京银谷大厦成立。初期小米作为软件公司,凭借MIUI良好的用户体验收获了第一批“发烧友”用户。2012年7月小米宣布进军手机市场,揭秘旗下3款产品:MIUI、米聊、小米手机。次月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,1999元定价也成为手机行业的图腾之一,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飞跃发展拉开大幕。
阶段二:全生态布局期(2014-2018年),小米生态链从最初对“小米模式”的自证转变为小米商业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2014年小米空气净化器正式发布,成为“现象级爆品”。2016年小米公司正式启用MIJIA米家品牌,专注于智能家庭和提升用户生活品质,并发布首款米家品牌产品——米家压力IH电饭煲。2017年小米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。
阶段三:手机+AIoT战略期(2019-2022年),2019年1月11日,小米启动“手机+AIoT”双引擎战略。2020年核心战略升级为“手机×AIoT”,坚决攻下智能手机主战场,AIoT围绕手机核心业务构建智能生活,做小米价值的放大器。2021年小米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,预计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元。
阶段四: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期(2023年至今),2023年10月小米宣布最新战略升级为“人车家全生态”。2024年3月小米汽车SU7正式上市,“人车家全生态”最后拼图完成。
二、 高管介绍
三、业务介绍
业务分为智能手机、IoT与生活消费产品、互联网服务和智能电动汽车。
四、 财务分析
1、 智能手机
拥有“小米、红米”双品牌,提供丰富价位可选机型。公司坚持小米、红米双品牌系列,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画像推出多种型号,目前包括高端手机小米MIX系列(大折叠屏MIX Fold系列、小折叠屏MIX Flip系列)、数字旗舰小米14系列、潮流系列Xiaomi Civi、RedMi K系列、RedMi turbo系列、RedMi Note系列、RedMi数字系列。小米手机型号丰富,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能力层级的用户需求,在利润率压缩到最低的同时,确保用户体验。
根据Canalys数据,2024年Q1,公司在中东、拉美、非洲和东南亚均实现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同比大幅增长。其中,中东出货量排名稳居第二,市场份额同比大幅提升7.1个百分点至20.9%;拉美、东南亚、非洲等区域排名稳居第三,市场份额分别同比提升2.0个百分点、 4.4个百分点和4.5个百分点,市占率分别达到15.3%、16.5%和10.6%。根据Canalys数据,2024年Q1,公司在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,在67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。
2020-2023年小米手机销量分别为1.46/1.9/1.51/1.46亿台,预计2024年小米手机销量大幅提升至1.7亿台,市占率为13.7%。假设小米手机25-26年销量增速为4.71%/6.74%,27-28年增速5%,29-30年增速4%,31-32年增速3%,33-34年增2%;ASP在25年有较大提升,增速为24%,26年ASP能达1380元,增速为0.66%,27-30年增速2%,31-34年增速1%。24年预计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为1880亿元,25年收入增速达30%到2440亿元。
毛利率随着销量和单价提升,逐年提升。
2、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
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涵盖六大核心品类,形成“智能家居+消费电子”的完整生态:
智能家电: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、智能电视(如小米电视大师系列)、新风空调等。
环境电器:空气净化器、加湿器、净水器、扫地机器人(如米家全能扫拖机器人)。
厨房电器:电饭煲、电磁炉、破壁机、智能微蒸烤一体机。
可穿戴设备:小米手环(全球销量超2亿只)、智能手表(如Xiaomi Watch系列)、TWS耳机(如Redmi Buds系列)。
安防与照明:智能摄像头、智能门锁、智能灯具(支持HomeKit和Matter协议)。
出行与健康:电动滑板车、智能骑行设备、血压计、体脂秤等。
3、 互联网服务
在广告方面,主要基于公司独立开发的操作系统及应用内广告位变现,包括品牌广告、搜索广告以及预装等;游戏方面,小米推出了MOBA类手游《小米超神》、吃鸡类手游《小米枪战》,以及《剑侠世界》等;此外还包括其他互联网服务收入,如互联网金融方面则有小米支付、小米金融以及新网银行作为后起之秀,电商及TV端付费会员收入等。互联网服务的特点是高毛利,能够为小米贡献大量的利润。而且,互联网服务还具有很强的粘性,用得越久,越离不开。
4、智能电动汽车
小米SU7
小米SU7于2024年3月28日正式上市,定位C级高性能电动轿跑,对标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,提供标准版(21.59万起)、Pro版(24.59万)和Max版(29.99万),全系搭载自研HyperEngine电机及800V快充(5分钟补能220km),Max版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2.78秒,CLTC续航最高830km。车型配备激光雷达智驾系统、16.1英寸中控屏及小米生态互联,上市24小时订单超8.8万辆,4月起陆续交付,首任车主享三电终身质保,计划2025年推出SUV并拓展海外市场。
小米YU7
小米YU7是小米汽车即将推出的首款中大型纯电SUV,预计2025年6-7月上市,主要竞争特斯拉Model Y。该车延续了SU7的家族设计语言,车身尺寸为4999×1996×1600mm,轴距3000mm,采用隐藏式门把手、U型尾灯及车顶激光雷达,前脸灯组创新融合风道设计以优化空气动力学。动力方面提供单/双电机版本,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508kW(691马力),零百加速4秒内,最高车速253km/h;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235kW,最高车速240km/h。电池配置上,后驱版搭载96.3度磷酸铁锂电池(CLTC续航820km),四驱版配备101.7度三元锂电池(续航670-760km),雷军实测冬季高速续航达1310km(平均时速100km/h,补能2次)。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及L2+级智驾系统,内饰配备贯穿式屏幕和远端信息屏,提供“古罗梓”紫与“红丹局”橘等新潮配色。售价预计26.59万元起(基础版),高配车型或达30-40万元,凭借长续航、高性能及智能化配置,有望成为2025年新能源市场焦点。
SU7 Ultra
小米SU7 Ultra是小米的旗舰纯电性能轿跑,该车将于2025年2月底正式上市,定位百万级市场,预售价格81.49万元起,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和特斯拉Model S Plaid。该车搭载三电机系统(双V8s+V6s),综合功率1548马力,零百加速仅需1.98秒,最高时速350km/h,并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分09秒944刷新量产车圈速纪录。其赛道版麒麟Ⅱ电池(93.7kWh)支持897V高压平台和5.2C超快充(10%-80%电量仅需12分钟),CLTC续航630km。空气动力学设计包含碳纤维固定尾翼、主动扩散器等,最大下压力达285kg,碳纤维覆盖面积3.74㎡(车顶、尾翼等),整车减重至1900kg。智能配置方面配备激光雷达、11摄像头及双英伟达Orin-X芯片(508TOPS算力),支持L2级辅助驾驶,座舱搭载16.1英寸3K中控屏和澎湃OS系统,联动米家生态并支持赛道数据实时显示。预售首日10分钟订单突破3680台,雷军定下年销超1万台目标,销售团队“Ultra Master”来自法拉利、兰博基尼等品牌,服务对标超豪华车企。
增程式SUV“昆仑”
小米汽车旗下首款增程式SUV “昆仑” 预计2026年上市,定位中大型家用SUV,起售价或低至15万元,采用“素车+选装”模式(基础安全/动力配置固定,其他功能按需选装),对标理想L9、问界M7等车型。该车搭载增程式系统(1.5T三缸增程器+双电机),纯电续航约150-200km,综合续航最高1400km,车身长度超5米,轴距约3米,提供6/7座布局,采用方正硬朗的“美式方盒子”造型,配备后轮转向系统(RWS)提升操控性,智能驾驶依赖视觉感知方案(未搭载激光雷达),支持L2+级辅助功能。依托小米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智能化生态,该车或成中大型SUV市场的“价格屠夫”。
汽车收入: